香港股票杠杆 90亿估值的纵目科技“爆雷” 曾三次折戟IPO做错了什么

发布日期:2025-02-18 22:10    点击次数:161

香港股票杠杆 90亿估值的纵目科技“爆雷”  曾三次折戟IPO做错了什么

(原标题:90亿估值的纵目科技“爆雷” 曾三次折戟IPO做错了什么)香港股票杠杆

《投资者网》韩宜珈

年关刚过,智能驾驶领域便传出了“爆雷”消息。

据报道,年后复工没几天,2月8日,纵目科技员工就收到行政通知:将在当天18点后断电封楼,员工须在此之前取走私物或办理离职证明。最新消息显示,纵目科技整栋大楼已经被限制出入。

自2024年底开始,纵目科技便因为停薪、社保断缴等消息陷入“爆雷”风波。经过几个月的发酵,纵目科技难道实锤“跑路”了吗?

创始人失联、高管“卷钱跑路”

对每个在纵目科技的员工来说,每个月10日原本应该是发薪日,但自从2024年11月开始,公司的薪水发放就“停摆”了。

彼时纵目科技发布了公司内部邮件称,发薪日被延期至每月25日。然而到了11月25日,工资发放又被改为仅缴纳社保公积金,无法发放全薪。邮件内还表示,由于公司经营绩效目标未达标并处于严重亏损状态,2023年绩效奖金取消,员工合同约定的13薪则暂缓发放。

“欠薪”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去年年底,去年12月24日,纵目科技第二次发送全员邮件,宣布进入低功耗模式,同时发放11月工资。然而进入2025年后,薪资仍旧难以发放,且2024年12月社保公积金迟迟未缴纳。今年1月24日,纵目科技CEO唐锐公开表态,建议员工提出离职后自行缴纳社保。

到了1月26日,本应该拿了年终奖和工资和和美美回家过年的时候,纵目科技却召开全体员工会议,宣布不再发放工资与缴纳社保,正式“停摆”。

讽刺的是,公司CEO唐锐春节前还在给公司员工“画饼”。今年1月16日,在上海总部全员线下会议上,唐锐还表示,被收购后会分批归还员工欠薪。但随后,在1月24日的全员邮件中,唐锐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包括与宁波上市公司对接业务并购,但节前不会有新的融资。

而1月中旬曾出现在全员大会上的CEO唐锐,月底就被发现不在国内。在2月4日的员工大会上,唐锐最后一次露面。消息称,2月5日起,唐锐的钉钉信息已读不回。近日其微信个人视频号IP地址则显示为日本,但各个渠道已联系不上唐锐。

公司创始人唐锐如今已经“失联”,更雪上加霜的是,700多名普通员工发不出工资,几名高管却集体“卷钱跑路”。

在春节放假前,就有纵目科技的员工向媒体表示,公司高管已经集体离职,且有员工曝出,纵目科技及下属公司法务、财务、HR、EBU等8名高管组成的小团体,在1月26日下午至1月27日凌晨5点期间,以3.5个月的欠薪为名,私自将88万元保供款,转账至个人银行账户,并带走了公司的U盾。

高管“跑路”也导致纵目科技的普通员工无法顺利走完离职手续,因为留下的人事们“权限不够”。

有内部员工透露,此前员工购买的股票和股权激励资金疑似也被挪用,涉及金额不斐。

虽然唐锐“失联”,但近日纵目科技的工商信息却有变更。企查查APP显示,纵目科技旗下上海蚕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蚕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周韦卸任两公司法定代表人、经理职务,由纵目科技创始人RUI TANG(唐锐)接任。

目前,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直接、间接方式对外投资有超90家企业,公司遍布广东、上海、陕西多地,涉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多个行业。

据21财经报道,2月7日,上海市有关部门已经组织了针对纵目科技及其子公司蚕丛科技的专项研讨会。目前已知的行动方案主要有三点:第一,张江镇镇政府会尽快设点,以公布并解答各项处理措施,包括欠薪、补偿以及特殊情况等;第二,纵目科技相关公司的财产保全已由法院牵头,孙桥派出所参与处理;第三,工会会快速分配法律援助律师。

三次折戟IPO

曾经的纵目科技,也是身披“明星”光环。

官网资料显示,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ADAS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覆盖全面自动驾驶功能的解决方案。创始人唐锐更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硕士,具备硅谷20年汽车电子研发背景。

纵目科技成立后,业务涵盖了自动驾驶领域多个层面,包括软件、硬件、系统设计,以及组件的集成。在自动驾驶最火热的年份,纵目科技作为行业知名公司,总共收获了10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到22.47亿元人民币。

纵目科技被联想、小米、君联资本等知名投资巨头入股,估值一度超90亿元,成为自动驾驶领域“明星企业”。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以2022年的销售收入来看,纵目科技在国内ADAS市场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1.0%;在自动泊车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4.9%;在APA泊车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5.6%。

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纵目科技已成功为50款车型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纵目科技与中国2022年销量排名前十的OEM厂商及多家主要新能源汽车品牌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分别获得了22个、12个和17个项目定点,一度被视作“量产能力最强”的本土Tier1。其中,2023年纵目科技的五大客户分别是理想、赛力斯、长安、岚图和一汽,占纵目科技收入总收入的93%。

野心勃勃的纵目科技,也在近几年努力冲击IPO。2017年,纵目科技首次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但数月后便宣布摘牌;2022年11月,纵目科技转战科创板,然而在2023年9月撤回了IPO申请;2024年3月,纵目科技又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6个月后失效,也让纵目科技的三次挑战均以失败告终。

三度冲击上市的失败,也让纵目科技“元气大伤”。

首先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亏损窟窿”难以填补。从招股书数据来看,2021—2023年,纵目科技营收从2.25亿增至4.98亿,但2021年净亏损4.34亿元、2022年净亏损5.88亿元、2023年净亏损5.64亿元,每年亏损都大于营收,三年净亏损累计达15.86亿,毛利率直到2023年才勉强转正至3.5%。

虽然纵目科技在自动驾驶领域入局很早,但多次转型让纵目科技既失去了技术优势,也失去了业务优势。

如今自动驾驶行业的竞争格局越来越多元化,不仅有百度、华为等“大厂”入局,新兴造车企业以及传统车企都在积极布局。这种多元化的竞争生态让行业的技术也“卷”了起来,行业发展进入了“决胜阶段”。开源证券表示,2025年自动驾驶的核心阶段是L4级Robotaxi的功能和体验,国内和海外目前的技术差距在一年之内,这也意味着国内真正的L4级自动驾驶已至,投资时点已到。

然而据纵目科技内部员工表示,纵目泊车技术栈停留在2022年水平,“高阶智驾提案被唐锐否决”,技术上已经失去优势。

在行业高速发展的时间段里,纵目科技却未能及时赶上,“痛失”多个大客户。2023年,赛力斯问界M5及M7的自动泊车方案原本由纵目科技提供,但随着华为智选模式的深入,赛力斯全线切换为华为方案,纵目科技也被“截糊”。自此之后,纵目科技的主营业务不断缩减。

主业萎缩,纵目科技开始转型做充电机器人。此前,纵目科技称正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并行推进智驾、蚕丛机器人两大业务线。2024年1月,纵目科技正式宣布其子公司蚕丛机器人,并推出L4级无人驾驶能源机器人“闪电宝(FlashBot)”,可在园区、停车场等场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智能充电服务。

然而充电机器人的商业路径还未走通,且业务转型进一步拖累了主业发展,让纵目科技“独木难支”。

AI工具的出现,进一步赋能了行业发展,可以预见的是,在AI工具的赋能下,未来行业竞争只会越来越“残酷”。行业“大洗牌”后,跟不上的人已经被拍在了沙滩上。(思维财经出品)■

fund香港股票杠杆



上一篇:股票配资源码 2025年2月9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生姜价格行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