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1-02 22:58 点击次数:126
9月17日,美国日化企业——特百惠,向美国特拉华州的法院提交了“破产保护”的申请书。
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作为拥有78年历史的日化品牌,特百惠在全世界都颇具盛名,在业内更曾是“领袖”般的存在。
故而,消息一经曝出,便引爆了海内外舆论。
有人感叹世事无常,有人表示生意难做,更有甚至直言特百惠已正式成为“时代的眼泪”,如今虽未“破产”,但走进末路是早晚的事。
在舆论发酵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尽管总部不断向各国分部强调:此举动并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经营,但外界不断的唱衰声,依旧让人们并不看好特百惠所说的“未来的成功”。
事实上,早在官方信息出现之前,网上就不时地传出“特百惠经营不善”的消息。
上到财报过亿的负债,下到永久关闭的工厂,都在说明这家庞然大物如今已陷入发展的泥潭,无法自拔。
失败的转型、延滞的创新、落后的数字化发展、几乎为零的行业壁垒,早就为特百惠今日的结局打下了基础。
如果没有绝对的逆风翻盘的实力,特百惠的结局,恐怕已经是注定的了。
特百惠的成功,可以说完全是走在了时代的风口上。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杜邦公司旗下有许多化工公司,为支援前线,这些企业在这段时间里工业成果大爆发,发明出了许多新式材料。
其中一家生产塑料制品的公司,非常希望将这些材料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于是鼓励员工将生产剩下的废弃塑料制品带回家中,进行创新。
按照常理,这样明则“鼓励”实则“加班”的行为应该是不会得到响应的。
但奇迹,不就是突破了一个个“常理”而出现的嘛。
公司中,一位叫做伊尔·特珀的制作员,在经历过无数次实验后,通过对温度和时间的把控,制造出了一种柔软、结实且有韧劲的“新型塑料制品”,并将其衍生的制品定位到了厨房储物盒上面。
没错,这位叫“伊尔·特珀”的员工,就是特百惠的创始人。
二战后期的美国,正值高速发展期,民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保鲜、储物产品的需求也急速上涨。
只不过,彼时冰箱产业正值起步阶段,高昂的价格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这时候,价格实惠,质量过硬的特百惠产品便成为了许多人家储物的首选。
最重要的是,因为这个“定位”,特百惠还创造了一种极为特殊的营销手段——理家会。
所谓“理家会”,就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派对。
上世纪四十年代,虚拟宣传和网络传播还未形成完整产业链,商家为宣传商品,往往会选择大面积铺货或者试用的方式来扩大知名度。
但是,特百惠却摒弃了这种形式。
公司的推销员往往会在用户家中举办一场“派对”,邀请许多潜在客户,在派对中会举办各式各样的小游戏,或者小活动,用以凸显商品的优点。
而这些“潜在客户”,几乎全都是家庭主妇。
这些人对商品感兴趣后,会在家中再次举办特百惠的“理家会”,邀请更多的女性朋友。
很快,通过这种特殊的直销模式,特百惠几乎是不费一兵一卒,将非员工的“宣传网络”扩展到了上万人,公司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扩展到了海外。
1995年,特百惠将目光瞄准了中国,并在广州成立了分公司,期待着能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做大做强。
但这个时候,他们以往不利的“策略”却失效了。
特百惠在海外独树一帜的“直销”模式,在中国却擦了“传销”的边。
尤其在1998年,官方强制全面禁止“直销”后,给它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在中国的发展也陷入了停滞。
但初期成本已经砸下去了,特百惠不可能就这样放弃眼前触手可及的利益。
于是,特百惠开始尝试。
最初,他们选择用传统的零售模式,寻找比较有实力的经销商,通过工厂——经销商——终端的方式进行售卖。
但这样尝试了几年后,特百惠发现预期结果不太如人意。
特百惠虽为日化产品,但就价格而言,走的是高端线,价格昂贵,消费者如果不进行了解和近距离接触,是不会为其买单的。
终于,在2002年,特百惠决定正式开放加盟名额。
这套加盟的模式,他们同样对准的是女性群体。
在特百惠的设想中,女性创业者选择的多为美妆和服饰类的行业,而主打家居厨房用品的品牌,同样可以成为她们的首选。
而且,品牌的受众多为女性,同为女性的卖家更能打开售卖渠道。
为了尽快将售卖网络扩大至全国,特百惠将加盟的资格定的相当低,只需要2万块,就能拿下加盟权。
在经营和售后方面,企业也给了这些小的加盟者很大的优惠。
比如:加盟店如果做得好,可以升级为分销商,开直营店,管理加盟店,如果退店的话,总部可以负责将商品全部回收,押金全数退回。
通过这种方式,特百惠在全国遍地开花,从2002年到2009年,仅仅8年的时间,它就在中国的300多座城市开了3000多家门店。
根据媒体发布的“2020年中国特许连锁百强”企业中,特百惠在中国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了26.7亿元,门店达到了6400家。
但它们的辉煌,也从2020年开始,逐渐变得暗淡了。
从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特百惠的营收,已实现了6连跌。
根据特百惠(中国)在2024年5月更新的备案信息可知,2020年其加盟店为6394家,而目前为4632家,也就是说,三年的时间,它的门店整整关闭了1762家。
之所以会有如此大规模的关店,虽然与加盟商的营销选择有关,但不得不承认,近两年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行业遭受的困境给它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
按照如今的工业体系来看,就算把这个品牌形容再高端,产品再优质,也无法掩盖其本身就是一个以“塑料制品”为生的品牌。
在科技商品大爆发的年代,在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在商业模式如此成熟的情况下,“塑料”的行业壁垒,几乎为“零”。
如今,冰箱、冰柜、保鲜柜内卷上天,食盒、密封袋、保鲜膜花式营销,在价格、用法、用处上,特百惠的优势,也几乎为“零”。
这样的品牌,拿什么与新时代的“商品”竞争呢?
值得关注的是,在特百惠提交给法院的文件中,公司首席重组官Brian Fox写了这样一句话:“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特百惠是什么,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它。”
没错,尽管有千家门店,尽管曾经声名显赫,但消费者不愿再为一个商品买单时,又有谁会去主动寻找呢?
在特百惠申请破产保护的新闻传出后,其遍布世界各地的门店皆受到了一定影响。
一家企业的消失,对消费者来说,算不得什么大新闻。
但它的确让经销商们的心,不自觉的提了起来。
舆论发酵一天后,位于美国的特百惠总部向全体经销商发布了一则信件,其中内容无外乎是说:“你们不要惊慌,公司主动申请破产保护,并非破产,你们的权益是不会受到冲击的。
特百惠中国区的某位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公司的变动,并不会影响到线下的正常经营。
公司的CEO劳里·安·戈德曼也表示,他们研究了多种战略,最终选择“破产保护”,是因为他们确定这是最佳的方案。
话虽说的漂亮,但谁都清楚,这何尝不是风暴来临之前的风雨。
特百惠2023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公司总资产为6.795亿美元,但负债已经达到了12.039亿美元。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李晓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在本届大会发表主旨演讲。爱尔眼科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吴士君,峰飞航空科技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谢嘉和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产品总监董瑾怡,就医疗、低空经济以及人形机器人等行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应用展开圆桌讨论。上百位来自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嘉宾出席大会。
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产权保护制度逐步形成,产权保护法律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也要看到,我国产权保护状况还不乐观,与加快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同时,适应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产权保护制度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而根据企业最新提交的破产保护申请书所说,目前公司资产大概在5亿到10亿美元,但负债却达到了10亿到100亿美元。
值得一说的是,这样严重的财务危机,尽管如今才被大肆传播,但早已体现在了金融市场上。
2024年以来,特百惠的股价已经跌了整整七成,目前总市值仅为2300万美元左右。
这一个接着一个的坏消息,实在让人难以相信,特百惠能走出困境,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可是,“与时俱进”四个字说的容易,但在当前环境和背景下,特百惠这样一家企业,转型何其艰难。
78年前,创始人伊尔·特珀创造的奇迹,在今天,恐怕再难重现了。
-END-
参考资料:
投资界:《网红杯鼻祖特百惠宣布破产了》
新品略财经:《专门“收割”妈妈们的特百惠,被时代抛弃了》
中国经营报:《特百惠“理家会”换主场》
每日经济新闻:《揭秘“保鲜王国”特百惠的破产保护风波:从“厨房里的社交圈”到转型十字路口》
*文章内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又又双
编辑:一乙木股票配资资金批发
发布于:北京市